HKU Alumni

Communicate

Start main Content

Alumni Stories

在菲律賓找到樂土

Kenny Tang in Philippine

Kenny Tang 鄧志聰BEcon&Fin 2013

Copyright@2016 iMoney.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本篇內容撮自iMoney 第443期 , 相片由鄧志聰提供

 

說起菲律賓,不少港人會聯想起家中那位「好幫手」,或者年前馬尼拉人質挾持事件,這個外界眼中貧窮落後、行政效率低、政府腐敗的國度,卻成為九十後港青Kenny眼中的樂土,「菲律賓人會憧憬美好的將來,期望與國家一同崛起,我看到香港找不到的活力!」

 

畢業於香港大學經濟與金融系的Kenny,曾經以為自己會如身邊同學一樣加入銀行、投行,慢慢爬上去,機緣巧合下,他投身一家新加坡初創企業,專門協助東南亞中小企融資,此後他的人生軌道產生了變化。「公司創辦人以前是ibanker,裏面員工來自五湖四海,印尼、菲律賓、巴基斯坦都有,十分新鮮,慢慢會想在國際環境工作,認識香港以外的世界,接觸不同的文化與制度。」

 

新模式生活做世界公民

期間Kenny被派駐菲律賓半年,研究當地農業投資趨勢,「我去的是菲律賓最落後的南部,經常發生衝突,有很多穆斯林分裂分子,每年有很多炸彈襲擊、綁架、挾持人質等罪案,我去之前也不知道,原來連菲律賓北部與中部也沒有人夠膽去南部,因為太危險;警察有懷疑,隨時當街開槍!」

 

身處其中,卻有另一番體會,由於當地落後、民風純樸,加上後殖民的熱情風土人情,反而成為他心中一片樂土,「在菲律賓吃飯,經常會全餐廳一起跳舞,所有音樂、舞蹈都很有西班牙色彩,整件事讓我覺得很有趣味;生活方式原來有好多種,突然覺得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想要放眼世界,做一個世界公民。」他續說,穿梭於不同種族文化間,也讓他變得更包容,「我對自由行心態也不一樣,嘗試了解他們為甚麼有這樣的文化和行為。」

 

他憶述,當年馬尼拉人質挾持事件,香港傳媒一面倒責難當地執法人員無能,社會甚至出現仇視民族情緒,而他無意間重遊事發地時,卻意外得到來自當地人的道歉,「有一次我與朋友去馬尼拉灣看日落,隔壁餐廳老闆知道我是香港人後,就說當年他與一班日本客人目擊整件事,很多菲律賓人都覺得這件事是恥辱,他們也覺得當地警察貪生怕死,不夠果斷,沒有效率,才導致那麼多人死亡,他當下很誠懇地說了一句對不起。」

 

發展村落基建走另類路

作為最早發展的東盟六國之一,菲律賓的步伐永遠慢人一步,隨着全球資本湧進,菲律賓人民也隱約感受到憧憬的可能,「全世界都蠢蠢欲動,很多品牌、行業都想進去;裏面的人都會憧憬美好的將來,相對香港人更勇敢,願意嘗試新事物,菲律賓人很想趕上這趨勢,與國家一起成長、發展。」Kenny表示這份讓人雀躍的冒險精神,正是香港等發達經濟體欠奉的。

 

盡管預期大量外資將至,菲律賓人也不會被動地接受,Kenny表示當地人近年經常辯論甚麼樣的發展模式最適合國家,「很多民間機構、學校會思考,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是否要跟隨中國這種發展模式成為世界強國才叫成功?他們覺得不是!」城鄉發展差異困擾不少發展中國家,除了透過城鎮化解決問題,菲律賓人更傾向加快村落建設,吸引城市人想從繁華鬧市,回到鄉村居住。即使活在貧窮綫下,一樣可以站在舞台上展現自家手作、農產品,這份樂天知命、熱情奔放的民風,正是Kenny眼裏的「菲律賓魅力」。

 

社創投資少見中資身影

菲律賓全國有近四分之一人活在國家貧窮綫下,政府行政效率低,脫貧進度一籌莫展,近年有不少社企在當地進行社會投資,在貧窮農村創造就業就會,讓人民可以靠自己雙手改變命運。其中一個名為「農村大學」(Farm Village University)計劃,最為Kenny欣賞,「他們與法國著名商學院合作開設符合菲律賓社會發展需要的課程,例如社企管理、市場推廣,或者物流、銷售等技巧,讓未能進入主流大學的人也有讀書機會。」而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的大學生,也會被安排到當地創業,聘請當地人加入社企,從事簡單手作、有機耕種等,跨國企業如Shell等也有在當地投資,履行社會責任,「現在大家知道社企不再是公益項目,是可賺錢及可持續的投資。」Kenny觀察到,中國稱要透過一帶一路促進地區發展,這些社創投資,卻甚少出現中資身影,「在一場社企活動上最少有500人出入,我看到的中國人少於10人。」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是否要跟隨中國這種發展模式成為世界強國才叫成功?他們覺得不是!

  • Kenny認為菲律賓的社會創新發展隨時比香港走得更前。
  • 菲律賓人熱情好客,即使如Kenny般的過客,也很容易融入當地人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