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Alumni

Participate

Start main Content

Reunion Stories

Lee Chi Hung Hall 20th Anniversary Dinner

Jan 31, 2016

Lee Chi Hung Hall is the only co-educational non-residential hall of the University and is located at Chong Yuet Ming Amenities Centre.

 

李志雄紀念堂有段古

 

各位堂友,當你在舍堂里溫書、學習、認識新朋友,和老友記一起hea時,有否想過這座陪你一起走過大學時光的舍堂是如何成立的?為什麼我們被稱為LEECHIAN?藉著20周年的機會,我們邀請當年有份參與推動、見證李志雄堂成立的香港大學發展及校友事務部總監徐詠璇教授為我們打開時光之門, 講述李志雄紀念堂由零至一的經過。

 

回溯李志雄紀念堂的緣起,不可不提的除了李志雄先生,更有它幕後的推手及捐贈人,李仲賢醫生和李國賢先生。

 

李志雄先生

李志雄先生(1891-1967),是香港大型航運及物流公司,新興機構創辦人。 1945年,戰後的香港商業凋敝,百廢待興,李志雄憑著自己獨到的眼光, 開始麵粉批發生意, 成為十間政府委任的麵粉供應商之一。 其後更獲丹麥寶隆洋行香港分行委任為華人貨載代理,從此發展航運及貨倉業,為日後的新興集團奠定基礎。

   

李仲賢醫生

李仲賢醫生是李志雄先生的長子,有香港「家庭醫生之父」之譽,1952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是戰後首批醫科生,也是利瑪竇堂的宿生。李仲賢醫生在醫學界貢獻良多,早年協助香港醫學會加入世界醫學會,曾連任三屆香港醫學會主席及世界全科醫生學院組織會長。一生致力推動家庭醫學,創辦香港家庭醫學院,並出任院長達十年之久。他與母校感情深厚,服務畢生,其中連續18年擔任畢業生議會主席,鼎力支持港大發展。為紀念這段緣份,大學於1996年將本部大樓前的通道命名為「仲賢路」。

 

早在1953年,港大已經成立了康寧堂(男生非住宿舍堂)和根德公爵夫人堂(女生非住宿舍堂)。李仲賢醫生深感舍堂教育在港大的重要性,所以當他希望能捐助一所舍堂,惠澤學弟學妹時,他也適切地向大學建議成立一所男女生非住宿舍堂。1996年,他與弟弟李國賢先生共同資助成立新舍堂,命名為「李志雄紀念堂」,以紀念已離世的父親。

 

與「李國賢堂」的淵源

李國賢先生是李志雄先生的次子,新興機構主席。他深知大學教育對於社會發展意義深遠。自己卻錯失入大學攻讀的機會。在哥哥李仲賢醫生的影響下,他決定捐款給港大,成立「李國賢堂」,用這種方式造福下一代,讓更多的年青人可以享受校園生活。

 

於是,李志雄堂、李國賢堂,以及仲賢路,便代表了一個家族對港大這所高等學府的祝福與期盼。

 

寄語:迎接挑戰  與時俱進

二十年歷史的「李志雄紀念堂」,在港大眾多舍堂中,還算年輕。隨着時代變遷和歷代堂友的共同努力,漸漸凝聚屬於自己的文化與特色。今天,校園既有了learning commons,又有住宿學院的新傳統,李志雄堂要如何提升自身定位和特色?怎樣為同學們帶來獨特又親密的舍堂體驗和更多彩的可能性?這就是擺在新一代堂友面前的挑戰和機遇了。

 

 

徐詠璇教授

香港大學教研發展基金總監

發展及校友事務部總監

兼任社會科學學院名譽實務教授 (專研慈善事業及公民社會)